close

珍愛天使 擁抱生命--「產婦憂鬱」電話諮詢服務  

珍愛天使 擁抱生命

 

「產婦憂鬱」電話諮詢服務

 

一個新生兒的誕生,總是讓家人感到歡喜,眾多的目光,集聚在他(她)身上,不管他(她)在溫暖的子宮內,或者在身懷裡,一旦得知他(她)的存在後,另一個重要的人存在感往往就容易被忽略,那位重要的人就是他(她)的母親。

 

 

 

    電視媒體上常常播放著產後憂鬱症的訊息,為了避免疾病標籤化,以及誤以為產婦僅有生產後才會憂鬱,而忽略了產前,故筆者以下皆稱謂「產婦憂鬱」;何謂產婦憂鬱,是指產前或後出現憂鬱的症狀,常見的症狀有心情差、激動、易怒、悲傷、憤怒、不由自主的流淚、容易計較、甚至有情緒變化大的情形,還有一部份人會感到強烈焦慮感、恐慌感及強迫意念等。目前的研究大部分以產後的產婦憂鬱為主,其分類依情緒嚴重程度區分三種:

 

產後情緒低落:多在生產後第一週出現,通常只出現數天到兩週左右就會緩和,大約有50~80﹪的產婦會經歷類似的症狀。較常出現於緊張型特質者、意外懷孕者、曾想墮胎者,及晚期懷孕時表現情緒不穩定的產婦。主要的明顯表現是好哭、疲憊、心情低落、易怒等情緒,以及身體上容易頭痛、胃痛、失眠與作惡夢等症狀。

 

產後憂鬱症:通常在產後二、三個月內逐漸出現,持續的時間較久,只有10~15﹪的產婦會經歷此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激動、容易哭泣、失眠、反應變遲鈍、疲憊、容易自責,焦慮、無法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物,有的婦女會不停產生自殺的念頭。

 

產後精神病:是相當急性與嚴重的疾病,只有大約0.1~0.2﹪的發生率,患者常會出現情緒激動、不穩定、大哭大鬧、失眠、神智不清、語無倫次、或像「木頭人」,幾乎對外界沒有任何反應,有罪惡感、無力感,有些會有幻聽、幻覺與的症狀,例如誤認胎兒已死亡,或是不承認懷孕等幻覺,有些婦女剛開始會表現出「躁症」的特徵,例如過度興奮、走個不停、話多並超出平常行為標準,爾後才顯出上述「鬱症」特徵。

 

 

 

通常討論到症狀,便很容易討論病因,然而筆者對於病因學一直抱持著「需熟不緊抱」的原則,因人類(尤其華人)容易由病因來推斷結果,尤其心理是種複雜的歷程,一旦緊抱著原因,便較難「解構」個體的世界觀。目前產婦憂鬱的原因很複雜,也未有定論,而筆者從生理、心理與社會文化因素三方面來討論:

 

生理上,產婦因荷爾蒙變化劇烈,如雌性激素與黃體素會在懷孕晚期增加,在產後會急速下降,所產生的落差可能會造成憂鬱的因子,而產婦生產前曾有憂鬱症疾病史也是容易造成產婦憂鬱的現象。

 

心理上,因嬰兒不固定時間的睡眠及喝奶,若在家庭或丈夫支持系統不足,新生兒母親就得付出勞心勞力的,造成睡眠剝奪與體力耗損,在長時間耗損下,焦慮、憂鬱易伴隨而來;另外對於生產不確定感與疼痛感的恐懼,皆容易造成產婦心理負荷不了。

 

社會文化上,在傳統家庭裡,一個新生兒代表一個延續種族的意義,故夫家容易將責任放在產婦身上,造成產婦易內射外在的精神壓力;另外在女性美化觀念上,身材走樣總會讓女性感到自信不足,故產婦面臨兩難問題,該進補還是節食,在無法重新獲得自我信念下,導致憂鬱的產生。

 

 

 

 一個母親是偉大的,這是從古至今決不變的名言,母親,並非是延續種族的化身,而是「延續生命的天使」,若因延續生命而犧牲了身心靈,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故做為一個產婦母親的輔導員,需要充實自己的知能,以協助這些天使們,邁向更健康的世界。

 

 

 

 通常我們接聽到困擾的媽媽們,我們會給於許多的鼓勵,建議多做一些休閒活動或運動,促進社交生活圈,或者建議避免接觸負面世界,如社會新聞,然而換個角度想,是否天使們來通電話前,就曾有接收許多類似的建議,何以建議沒有效,還記得許許多多醫療人員常告訴我們,要多運動,每天健走1萬步,何以我們在身心狀況很好時皆無法達成,更何況面臨許多焦慮或憂鬱的產婦們,故良好的晤談態度與晤談技術便非常重要,讓產婦們能透過諮詢服務,重新獲得自我效能,逐漸讓產婦敲響自我的當頭棒喝。

 

 

 

 諮商技術大致分許多種類,以下就十五種諮商技術進行說明與比較:

 

專注:通常分為生理專注與心理專注,生理專注是指用身體語言及聲音變化來表達。而心理專注是藉由積極傾聽達成,了解當事人的世界。

 

2.    起始VS結構化:起始技術的目的在於建立與來電者的關係,故通常會使用在晤談剛開始前,例如【機關名稱】【輔導員稱謂】您好,有什麼地方可以為您服務嗎?而結構化技術是為了減少來電者焦慮、疑惑與不切實際期望,例如來電者表示遇到法律的問題,輔導員可以表示這您的問題已經超出自己的服務範圍,請您至哪裡諮詢(連接轉介技巧)。

 

3.    簡述語意VS摘要:簡述語意技術是指簡單扼要將來電者所表達的內容回應給對方,且並沒有超越當事人敘述的內容,一來可以確定與澄清來電者的問題,二來也可以協助來電者聚焦。而摘要技術是在晤談一段時間,輔導員將會談的內容,以結構性、重點式的方式重新組合,並回應給對方,一來可以將全面性的訊息加以合併,確認來電者整體狀況,另外也可以將摘要後的內容做為下一個主題的引言。而此兩種技術皆可避免當事人漫無目的的談話,並可確認自己是否有將資料蒐集正確。

 

4.    情感反應:是以情緒訴求為主,較少反映到內容,通常我們會使用是不是你會覺得…+情緒用詞、聽起來你…+情緒用詞、看起來你好像覺得…+情緒用詞等字眼,以貼近來電者的情感。

 

5.    同理心:是指站在對方立場去了解他人的感受與內在主觀世界,將有意義的訊息傳遞給對方知道,而高層次的同理心,還可以說出對方個人經驗世界中很少意識到的意義。故同理心技術可使來電者疏導情緒,探索當事人語言中的隱喻現象,協助當事人了解與自我接納,是情感反映與簡述語意兩種技術的整合版本。

 

6.    具體化VS澄清VS探問:具體化技術是指針對來電者某些狀態更清楚詢問與了解,例如來電者表示辦公室都有人故意傷害他,輔導員會詢問是誰影響您,或在哪時發生這些事情等具體說明,幫助來電者探索,而澄清技術是指確認當事人未表達清楚部份,例如輔導員會說您的意思是這樣嗎,都是種澄清的技術,以上兩種技術都是配合探問技術進行,利用開放式與封閉式的問句與來電者探索討論。

 

7.    沉默:是指當來電者專心思考而表現出苦惱時,可能會有些許的沉默,輔導員此時應也保持沉默,在來電者沒有準備好前,不能勉強來電者面對問題或責任。而新手輔導員最容易犯的錯誤為幫助來電者接話,或視為抗拒。

 

8.    自我表露:是指輔導員將自己類似的經驗與當事人分享,促進當事人對自己的經驗與行為的覺察。而自我表露技術最大困難來自於輔導員要表露多少,另外有些新手輔導員,因為了表現出自己的能力與經驗,容易透過自我袒露來減低自己的焦慮,而忽略了來電者的感受與目的。

 

9.    回饋:此技術分成晤談期間與晤談後的回饋,晤談期間是當輔導員對來電者的觀察具體回應,而晤談後是在晤談結束前輔導員根據來電者的改變給於正向回應與任務的訊息。此部份可以肯定並提升來電者的自我覺察。

 

10.訊息提供與轉介:兩種技術皆要能符合來電者的需求,要以來電者為中心,不能僅有提供但卻未有討論,而訊息提供是為了讓晤談議題持續進行,但新手輔導員容易因未滿足自己專家角色而不斷建議來電者。而轉介技術是為了讓來電者受益更廣,依據來電者的需求提供適當的轉介。

 

 

 

    一個良好的輔導員並非全來自於技巧,而是助人的特質態度與準備功夫,而來電者是否會改變,往往建立在一個關係系統裡,所以俗語說沒有關係要有關係,有了關係就沒關係,就是指在溫暖的環境下,可以覺察自我,促進成長,故助人工作是一種藝術,一種讓人感到Eureka的感受,Eureka即是啊哈,靈光一閃的感覺,所以身為每位輔導員,必須要思維自己所為,要能了解沒有所謂的事實,暨沒有所謂的對與錯,是種中庸之道,而身為一個新手輔導員,要能學會不知講什麼就不要講的能力,避免被來談者認為自己不夠專業,或者不斷期待自己可以提供來談者實質效果與建議,請切記,復原是種歷程,心理的傷口,是得慢慢被撫平,並逐漸成長,來電者一定可以辦得到,請您一定要相信對方。

 

 

 

筆者:凱老師

 

執筆於臺中縣心理衛生服務中心98.11.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uer薛心理師 的頭像
    shiuer薛心理師

    shiuer薛心理師(分享悊ㄓㄜˊ)

    shiuer薛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